之前是在保險業和印刷廠從事業務工作,雖然非常喜歡那樣的工作模式和同事關係,但缺點就是必須隨時on call回答客戶的各種問題,雖然體力和精神上還能負擔, 但顯然這種工作型態並不是長久之計;而對我來說最難接受的是業務工作的收入會跟著業績一同大起大落,月間的薪資差距可以達到三倍以上, 而偏偏我的家人每月都在吃的自費藥物實在不便宜,我已經沒有本錢繼續過著這種不穩定的日子,必須趕快找到一個收入穩定, 最好還有一定成長空間的新工作—所以我在三民課程顧問的建議下選擇了較不要求科系及背景的一般行政類科,並給自己最多兩年的時間, 一邊備考一邊打工,至少必須先考上普考,之後再做打算。
由於完全沒有準備國家考試的經驗,所以花了兩個禮拜的時間跑遍各大補習班諮詢,但對口的課程顧問都擺明了在跟我套話術—有畫大餅的、有飢餓行銷的、 有直接把你捧上天的,當然還有什麼都沒說明就硬要拉你進「保證班」的—他們的表現讓我想起之前在業界聽到的一句名言 :「優秀的業務會帶領客戶釐清他的需求,最糟糕的業務才會一直向客戶強調自己的需求。」
直到遇上了三民的江宇鵬老師,他不像前面遇到的那些人一樣瘋狂的對我灌迷湯或強迫推銷,而是忠實的以過去的經驗告訴我, 報考公職或國營事業各類科的人在備考、應試、工作時、轉調遇到的各種問題與困境,以及他運用了哪些方法來解決或改善這些問題, 這讓我對於江老師以至於三民的整體課程和服務更有信心,最後決定購買雙效課程來全力備考。
而當然,放棄全職工作來全心備考是個很大的賭注,身邊自然不乏各種輕蔑、唱衰和憐憫中帶點悲觀的聲音,但在備考上真正讓信服的,是雲端課程中廖震老師的一句話:
「會上榜的人都是在考試中生活,而不是在生活中準備考試。」
而不巧我剛好就是這種在考試中生活的人,而且還是近乎背水一戰的那種,沒有時間跟人好高騖遠,也沒有本錢半途而廢。
【確認目標】 首先必須確認自己的目標:到底要考公職還是國營?要考三等還是四等?只要上榜就好還是要拚個榜首? 目標清晰後才能更好的評估自己要分配多少的力氣和時間在不同的科目或題型上,並且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去準備,才更有可能一次上榜。
【掌握高報酬科目】 一般行政和一般民政表面上入門最為容易,但其實競爭也最為激烈,因此必須看清楚自己在哪些科目和題型上的投資報酬率較高、 哪些科目和題型只要保有基本程度就可以,之後針對上述的結論做重點加強,透過不斷的閱讀、聽課和作題目來衝刺自己的分數,務求同時達到自己預設的標準和實際的上榜門檻。
【筆記需自行融會貫通再統整】 另外,我並不建議大家直接照抄老師上課的板書(如果只是要照抄的話,那用相機拍或螢幕截圖就夠了), 而是將老師講的一切都融會貫通後,再用自己喜歡的格式或圖表呈現出來,因為寫題目是個「輸出」的能力, 我們「吸收」得再好,如果沒有練習輸出,那寫出來的答案輕則匠氣滿盈、重則掛一漏萬。
【讀書工具與考場上使用的文具統一】 而在做筆記時可以使用國考用的模擬試題紙和打算在考試時使用的一切文具,讓自己盡可能先熟悉考試的事物, 而筆記內容也切記不要畫地自限,例如在行政學中想到行政法的相關案例就可以註記起來, 把各科知識有系統的、圖像化的相互連結,既可以增進記憶,也能更加觸類旁通。 【免費下載國考申論用紙】
【行政學】 行政學的內容極其龐雜,許展維老師上課時都會特別提醒大家哪些理論常考、哪些知道就好,務必要跟著老師所畫的心智圖或樹狀圖去記憶, 並且可適時套用在政治學上的「理論」、「制度」、「事件」三面向解構方式去理解,之後再用自己喜歡的格式重新呈現出來, 並且在考前讀一讀這些自己整理出來的筆記,在理論面就比較能觸類旁通。
另外,行政學的題目中可有相當多行政法的考題,因此我會建議先把行政學和行政法都讀完再來刷行政學的歷屆試題。
【行政法】 如同台中班吳老師所說的,從憲法→組織法→作用法→救濟法的順序去逐層建立行政法體系概念,並且區分不同法律中對於類似名詞的不同定義, 最後熟記各種容易形成考點的例外狀況,而且在最後一兩個月的時間一定要瘋狂的刷近三年的歷屆試題,把不會的題目或選項全部挑出來, 看是要餵Google、問老師、查法典都好,把所有不懂的名詞或概念在解題的過程中一個一個釐清, 並且足以辨識那些過時的題目而不被舊觀念或舊法條騙走,就能在行政法的選擇題上拿到高分。
【政治學】 我認為政治學可以分為「理論」、「制度」和「事件」三大面向,任何我們所談論的議題—包括老師上課的內容或看到的新聞事件—都可以用這三大面向解構 (例如XX教授因為看到了YY事件而提出ZZ理論,最後被OO領導人作為WW政策的依據),這樣就能將老師所講的內容有脈絡且圖像化的記憶起來,在面對申論題的時候也能寫得有頭有尾。
而由於政治學是普考中唯一有申論題的專業科目,因此應該要特別加強敘事時的條理,可以善加使用對比的技巧加強記憶和敘述, 並且在作答前要養成打草稿的習慣:先決定「骨架」要長怎樣,之後再把「肉」一塊一塊塞進去,不然一旦寫到忘我,那勢必會歪到天涯海角去。
【國文】 李仁老師提供的作文架構及聯想方法至關重要,只要抓到題幹和題目提供的素材,拿到基本的分數並非難事。 再者,作文是個「表達」的功夫,或許我們沒辦法像那些大文豪一樣出口成章,但好歹我們都曾經當過學生,學過至少12年的國文。 【實用國文完全攻略】
因此我認為,準備國文科的重點並不是在短期內塞進更多冷僻、不熟悉的知識,而是要想辦法將過去十幾二十年所學到的文句和思想以符合邏輯、 具連貫性且有系統的方式表達出來,否則我們自斷過去十幾年的語言修為,卻把珍貴的備考時間用在囫圇吞棗上,我覺得是捨本逐末了。 【英文強化包下載】
【法學知識與英文】
本科分為三個部份:
憲法首先務必熟稔憲章的部分(基本國策及人民權利義務),遇到釋字或判字不要死背內容,只 要記得怎樣的行為在何處合憲、在何處違憲,並且注意考前一年左右的重大修法或解釋,基本上就能駕馭。
法學知識內容龐雜,但可以從老師的舉例和各類考古題中整理出一定的脈絡:例如各種處分和權力的時效、 在政府機關中執行各種行為所需要的觸發條件(如連署人數、公告天數等),此類題目大多是以照搬法條抽換數字或專有名詞, 每天拿出來默念幾遍便能達到不錯的效果。並且,法學知識解題時千萬不要去追逐那些數十年一遇的冷僻題目, 把各科的基礎打穩才是正途,那兩分四分的考運是文昌帝君的守備範圍,我們地球人不要強求。
至於英文則相當程度取決於我們自身的基礎,文法不行的同學可以趕快透過課程強化概念,而跟我一樣單字量不夠的同學則可以在不影響其他科進度的前提下每天背一些, 或者寫考古題時見一個記一個,但由於英文也算是一個沒有邊界的科目,所以如果沒拿到高分也不用太過灰心,把其他科目的分數衝高自然可以截長補短。
【6~9個月前】 由於我準備的時間大約只有9個月,因此我會先花大約3個月的時間把所有雲端課程聽完一遍,然後拿幾份歷屆試題來缺認一下自己的基本程度離錄取門檻還有多遠, 並且藉由這時所得到的分數跟主觀難易度來評估自己在各科的學習效率,以及要將接下來有限的時間如何分配。 【點擊獲取國考讀書計畫表】
【4~5個月前】 之後4~5個月的時間在各科目上透過重複補課、看雲端、問老師等方式精讀並整理自己專屬的筆記, 最後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則是拿著歷屆試題狂刷(法科大概前3年、學科可以抓到前7年), 就這樣寫題目→對答案→挑出不會的題目或選項→查資料→繼續寫題目→繼續對答案……循環往復,直到能夠掌握95%以上的歷屆選擇題為止。
在準備途中遇到類似的考試(初考、地特或關務等等)也可以報名去練練筆,在氛圍、器材和心態上都有初步的熟悉。
【強/弱科的時間分配】 至於對強/弱科的時間分配,我這邊分享一個觀察:選擇題就算完全沒學過也能拿到35%以上的分數,但申論題往往只能拿到15%, 並且在極短的時間內,我們可以將選擇題得分從35%拉到65%,或者將申論題得分從15%拉到35%,在這之後, 將選擇題得分從65%拉到85%或將申論題得分從35%拉到60%所需要的時間是前一階段的數倍, 而將選擇題分數從85%拉到95%或將申論題得分從60%拉到80%的需時又是前面兩階段加起來的數倍。
因此前期打好基礎是必要的,但如果需要臨時抱佛腳,可以參考前面的數字來做分配:例如我本來的目標就是普考, 但卻在在高考時發現政治學的題目比想像中好寫,回家後就花了幾個小時狂K原先完全沒有碰過的公共政策,如果完全沒有讀的話預期拿不到10分, 但我卻用這幾個小時硬是衝到了26分的成績(換算成總分便是超過3分的漲幅),所以馬後炮一點來說,如果我再多花一個月去準備高考的申論題, 或許就能透過公共政策和行政法申論(裸考只有7分)的漲幅將總分從54.65分拉到58分以上,這個觀察對於需要臨門一腳的同學來說可以嘗試看看。
雖然考場有在幫忙代訂便當,但我自己絕對不在大考時吃這些正餐,基本上就是在便利商店買一些糖果、巧克力和黑咖啡處理, 而我買糖果的準則是「葡萄糖比果糖好」、吃巧克力的準則是「甜到會膩就該停了」、咖啡攝取量的準則是「剛好把嘴裡的巧克力洗乾淨就好了」。
因為便當的菜如果太油可能會引發腸躁、澱粉吃多了會想睡覺,而糖果中的葡萄糖可以直接提供給大腦利用、 巧克力裡的少量油脂可以提供飽足感防止肚子咕咕叫、咖啡因可以提神,但如果喝太多膀胱會抗議。
而如果考試時嘴裡含著一些薄荷糖也能達到維持精神的效果,但請注意:要吃就吃「薄荷糖」而不要嚼「口香糖」, 一來在考試時喳喳喳的咬東西觀感很差,二來是硬糖不小心掉了可以用掃把或衛生紙清掉,而口香糖掉在地上會直接變成黏黏地雷,考試時不要為了自己的方便去損陰德。
另外,如果大家像我一樣常常不小心讀到半夜,請務必在考前一週就開始調整作息,考前熬夜只會打壞自己的精神,搞到顧此失彼、得不償失。
【李仁老師】 李仁老師以閱卷委員的觀點提供了我們完全不同的思路,先掌握評分者的心態才能精準的拿到基本分數,而這份精準已經足以超越大多數的對手,事倍功半。
【許展維老師】 行政學的資料量極為龐大,近年又吸收了公共管理的範圍,必須要有像許老師這樣統整和連結資料的能力才能進行有系統的學習, 而且老師的學問遠比課本上的資料還要更加淵博,拿著各類題目去詢問他都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何偉老師】 這邊要特別感謝台中班的班導何偉老師,在多數補習班要問老師問題都必須把握短暫的上課前後或極其費時的郵件往返等方式, 但何老師可以透過自身專業快速、即時的解答學生的問題。準備考試最稀缺的資源莫過於時間,何老師在班上坐鎮提供了我們巨大的優勢。
國家考試開缺多元。根據自身需求、背景選擇適合類別是踏進國考之路的第一步!
三民輔考近45年專業經驗,分析各類求職者上榜路徑,提供您精準、速效的備考建議。歡迎點選下方按鈕,免費登記,預約諮詢(現場、線上多元諮詢管道,可依需求自行選擇)。
免費諮詢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