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時期 (二) - 世界歷史

作者:陳亦凡

圖片來源暫無說明

文藝復興時期 (二) - 世界歷史

世界歷史

 

四、宗教改革

   (一) 背景

         中古時期,教會聲勢低落,加以政教衝突不斷,使教宗威信受到嚴重打擊。最受詬病之教會弊病包
         括:出賣大赦(贖罪券)、徵收什一稅、買賣教職等行為,引爆了改革的浪潮。

   (二) 各教派的革新

  路德教派  
  創始者  
馬丁路德(神聖羅馬帝國)宗教改革的首倡者。
西元 1517 年,因反對
贖罪券的濫用,寫下《九十五條論證》引發了改革運動,引發一連串爭辯,遂導致西方基督
教世界分裂。
  主張  

因信得救:根本否認了教會組織存在的理由。

聖經是唯一的權威:否認教宗權威。

 

  茲文里教派  
追求更為樸素的崇拜方式。認為聖餐禮完全是一種象徵性的儀式。

 

  喀爾文教派  
  最大貢獻  
將新教的主張,組織成一個清晰完整的神學系統。
  基本信念  
人的得救與否完全是神預先設定的。
  信仰者  
受到工商業者的歡迎。

 

   英國國教  
  創立者  
亨利八世。
  原 因  
婚姻問題而與羅馬教廷決裂。
  影 響  
英國從此真正成為一獨立王國。

 

  天主教革新  
  時間  
始於西元 1530 年代。
  典範  
西班牙人羅耀拉創立耶穌會
  目的  
羅馬教廷受到新教運動的壓力,希望藉由革新重整教會組織與教士,以挽回其地位。

改革後的天主教與新教的差異

  天主教(改革後)      新教  
承認聖經外,也承認傳統的權威(包括教宗及教會制度)。    教義   只承認聖經為唯一的權威。
法國、西班牙及義大利諸小邦。    支持國家   日耳曼諸侯與英國。

   (三) 三十年戰爭(宗教戰爭)(1618 ~ 1648 年)

         1. 起因:宗教迫害

            因宗教改革,使歐洲同時存在新教與天主教。當時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之後,帝國衰落,
            諸侯分據,內部諸侯亦分裂為新教與舊教,歐洲列強皆欲趁此機會干涉其內政而引發戰爭。最終
            哈布斯堡王朝與列國於 1648 年簽訂《西發裡亞條約》。

            結果:

            (1) 宗教一統性完全被打破。

            (2) 世俗君主從此強化了對統治區內宗教事務的控制權。

         2. 宗教戰爭的影響:

  國家主義  
西歐各國逐漸走上國家主義的道路。
  民族主義  
宗教戰爭是民族主義興起的最後催生劑。
  宗教自由  
歐洲各國從此真正開始有宗教寬容的政策和精神,三十年戰爭後,歐洲各地的宗教自由才正式確保。

 

 

 

 

考試資訊》

導遊領隊證照考試 考古題下載

一般警察特考 考古題下載

鐵路特考 考古題下載

台電招考 考古題下載

高普考 考古題下載

英文專修》雪薇英文專修班課

AddThis Sharing

百科問與答

暫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