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澳及大洋洲-世界地理
導遊領隊|2024/04/12
-
非洲-
導遊領隊|2024/04/11
-
非洲-
導遊領隊|2024/04/10
-
非洲-
導遊領隊|2024/04/10
-
美洲-
導遊領隊|2024/04/09
中古時期 (三) - 世界歷史
作者:陳亦凡圖片來源暫無說明
世界歷史
(四) 中古時期文化與藝術
1. 文學代表:
《貝奧武夫》 | 以盎格魯撒克遜方言寫成,表現早期日耳曼民族的強悍性格。 |
《神曲》 | 作者:但丁。 內容:以義大利方言寫成,為一幅中古時代品評人物的圖表。 |
《十日談》 | 作者:薄伽丘。 內容:以黑死病時代為背景。 意義:西方文學史上第一部不帶教誨意義,而以娛樂讀者為主要目的之作品。 |
《坎特伯里故事》 | 作者:英國文學家喬叟。 內容:可了解中古歐洲社會平民生活的概況。 |
重要人物 |
佩脫拉克: 但丁、佩脫拉克、薄伽丘: |
2. 中古歐洲建築風格:
(1) 羅馬式建築:
以修院為主,盛行於 12 世紀中,特徵為圓拱、寬牆、巨柱。
(2) 哥德式建築:
A. 自 12 世紀以後至 16 世紀間,羅馬式建築為哥德式建築所取代。哥德式建築發源於法
國,其尖塔造型可使建築物高度增加,並以彩繪玻璃取代牆壁,強調複雜的裝飾。
以巴黎聖母院教堂的彩繪玻璃最具代表性。
B. 19 世紀復流行起哥德復興式建築,以西敏宮(Palace ofWestminster)為代表,又稱
倫敦國會大廈(Houses of Parliament)。
3. 中古時代的思想:
(1) 思想家:神學家。
(2) 興趣主題:信仰和救贖的問題。
(3) 唯名論與唯實論的差異:
唯名論 | 唯實論 | |
不認為除了感官可以察覺到的個別事物之外 還有普遍的、概念的東西。 |
← 理論差異 → | 只有一般、抽象的知識才是真實的。 |
否定上帝的存在。 | ← 對上帝的看法 → | 主張上帝為宇宙最終主宰,受到基督教 及知識份子的支持。 |
目的 皆為了探求上帝的意旨。 |
(五) 中古歐洲重要大事記
1. 十字軍東征:
(1) 目的:
11 至 13 世紀間,為了保護拜占庭帝國抵抗回教帝國。將聖地耶路撒冷由回教徒手中解救出
來。
(2) 次數:
依不同計算方式,史學家有不同見解,主要被認同的有八次。前三次東征,是東西方不同宗
教、民族和政治利益的對抗。第四次之後的東征,往往是具有商業目的或私人野心。
(3) 結果:
除第一次東征(1096 年)成功建立耶路撒冷王國,其餘皆無功而返。
(4) 影響:
A. 西歐教會和國家開始改用新的稅制。
B. 商業活動更為發達。
C. 擴展了西方國家對東方世界的了解(如馬可波羅的介紹)。
D. 活字印刷術:透過十字軍東征的東西交流傳入西方,並促進工業技術和科學發展。
E. 大船興建及尾舵的使用:因向東方的陸上貿易路線被切斷,故西歐各國開始朝海洋發展,
奠定海外拓殖的基礎。
2. 黑死病:
(1) 時間:
西元 1347 年爆發,與蒙古帝國之擴張有關,由老鼠所傳播,大量人口死亡。
(2) 影響:
A. 民間社會產生信心危機,動搖羅馬天主教會的地位。
B. 給歐洲社會與經濟一次重組的機會。
C. 中古以來的莊園制度逐漸解體。
3. 封建制度的瓦解:
(1) 戰爭型態的改變:
火器與步兵的發展、大砲摧毀了城堡,步兵取代了騎士,在英法百年戰爭中最為顯著。
(2) 經濟型態的改變:
封建貴族和騎士地位為新地主和商人所取代,造成中產階級的興起而獲得君主的重視,削減
了封建貴族的勢力。
考試資訊》
英文專修》雪薇英文專修班課
暫無討論 |
百科問與答